5月22日下午,学校“5·25心理嘉年华”活动在校园内热烈举行。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曲中堂、副部长雷雪出席启动仪式,各院部师生代表共计2000余人参与活动。本次活动以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为指引,紧扣“三全育人”理念,通过多元化、沉浸式的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全面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活动在热情洋溢的表演中拉开帷幕。手语操表演以无声的语言传递温暖与力量,学生自编的歌舞节目跃动青春活力,太极拳方队以刚柔相济的演绎诠释身心和谐之道。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阳光笑容与惊喜声交织,为后续活动注入满满活力。

手语操表演

启动仪式合影
活动现场设置心理工作成果展示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区、互动游戏区、心灵探索区四大板块,全方位覆盖心理教育需求。在互动游戏区,学校心理中心和各学院心理辅导站围绕“24项积极心理品质”精心策划特色互动项目,通过趣味挑战与艺术疗愈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全员参与的“心理嘉年华”。同学们手持画笔为石膏娃娃注入色彩,在“石膏彩绘”中完成一场无声的心灵对话。“情绪交换盲盒”吸引众多师生驻足,匿名写下困扰并折成千纸鹤,换取陌生人的暖心鼓励,让善意在指尖悄然流转。直径2米的“心愿球”汇聚数百个心愿与希望。现场更有八段锦展演、跨文化手势互动等多元活动,诠释“积极、友善、希望”的积极品质。
心灵探索区聚焦沉浸式心理成长,带领师生走进心灵的“秘密花园”。“心灵沙世界”通过沙具创作投射潜意识,帮助学生解锁情绪密码。“分娩体验营”模拟分娩十二级疼痛,引导学生感悟母爱伟大与生命敬畏。“心理晴雨表”依托科学测评生成个性化报告,助力学生认知自我情绪状态。“专家面对面”邀请市精卫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现场坐镇,为师生解答困惑,点亮心灯。

石膏彩绘创作

分娩体验
活动月期间,学校针对不同群体推出专项活动,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渗透”的教育网络。
辅导员专场:5月9日举办《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培训,邀请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现场授课,通过模拟校园危机场景的沉浸式演练,提升辅导员危机干预实战能力。
学生讲堂:5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张黎逸主讲《激活心灵的积极密码》,结合“自我赋能”案例,深入剖析积极心理学核心策略,吸引500余名学生到场聆听。
情绪调节实战营:自4月起持续开展“情绪管理团辅”,学生通过创作心理情景剧、设计创意海报等团队任务,在协作中提升共情力与抗压能力,为活动月预热蓄能。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团辅活动展示
本次活动以“红医精神”为内核,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医学人文培养体系。通过趣味性、专业性兼具的多元形式,让学生在挑战中磨砺心理韧性,在体验中感悟成长真谛。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预防-干预-发展”三级心理服务机制,以红医文化铸魂,以阳光心态润心,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筑牢心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