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班级集体事迹∣银针承脉书新章,杏林传薪立师道

日期:2025-04-23   来源:中医学院    作者:张博、黄婉莹   编辑:余经裕   审核:   发布:   点击:

2023级针灸推拿师承班由50名朝气蓬勃的学子组成,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集体以“德才兼修立医道,守正创新铸精诚;凝心聚力扬帆起,锐意进取济苍生”为共同信念,构筑起团结奋进的精神坐标。班级以岐黄之术为舟,以杏林精神为帆,入校一年多以来,获校“优秀班集体标兵”称号、第四届“岐黄杯”太极拳比赛一等奖,11名同学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市级荣誉1项,校级荣誉67项,院级荣誉6项。

书山共攀勤为径,知行合一启新程

“晨光未至书声琅,子夜灯明笔耕忙”,班级创立“三三制”学习模式:课前三分钟手机入袋,课堂三互动(提问、笔记、讨论),课后三温习(日复盘、周总结、月测评),获得任教老师的一致好评。业精于勤,荒于嬉,师承班主动在周一至周四晚集体自习两小时,并在期末开设"杏林夜话"互助课堂,由各门课程学习标兵主讲。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班级同学无人挂科,并在大一学年奖学金评定中,获一等奖学金4人、二等奖学金13人、三等奖学金9人。

岐黄薪火传古韵,师承衣钵续新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针灸推拿师承班的独特印记,全班50名学子在大一寒假便与各区中医院名医结下师徒之缘。班级在跟师期间总结出“三维跟师法”:晨起诵读导师医案培养中医思维,午间参与制剂煎煮感知药性流转,傍晚整理“症-法-方-药”链式笔记。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临床中的体格检查、书本的专业知识在医院跟师学习中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以爱为桥暖同窗,以梦为马赴星河

“银针虽小连四海,艾灸微温暖三冬”,师承班始终注重营造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心理委员定期组织“压力漂流瓶”匿名倾诉、“夸夸接龙”等趣味游戏,设立“知心树洞”信箱,化解同窗困惑38件,无论是运动会还是学校的各种比赛,班级成员都积极参与,展现团结协作精神,荣获校“优秀班集体标兵”称号、第四届“岐黄杯”太极拳比赛一等奖等团体荣誉。

赤心向党燃星火,红医精神砺初心

“白袍系红心所向,岐黄载使命必达”,班级将红医精神淬炼为青春信仰。师承班通过开展“红色杏林”主题团日活动、组织《觉醒年代》观影会等方式,以红色基因为镜叩问初心;全班坚持“每日一学”,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完成率稳居学院前列,班级同学提交入党申请书23份,更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担当,积极走进社区开展义诊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200小时。这抹“党旗红”与“中医青”交织的信仰底色,指引着师承班在传承中书写新时代红医答卷。

银针织就青春志,薪火相传济世长

2023级针灸推拿师承班的成长图鉴里,镌刻着晨光中的《黄帝内经》诵读,珍藏着月光下的病例讨论,更跃动着义诊时银针破风的清响。从晨露未晞的太极晨练到子夜不灭的实习医院灯火,每个人都是传承长河里跃动的浪花,每份努力都在为岐黄之术注入青春注解。

未来,师承班将继续以银针为笔、仁心为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卷上,写下属于针灸推拿师承班的注脚:让传统医道焕发时代生机,让五十粒传承的种子,终成庇佑苍生的杏林。

辅导员点评:

从“杏林夜话”的思维碰撞到社区义诊的仁心初现,师承班用50本跟师手册、200小时志愿服务诠释了何为“知行合一”

师承班将中医“整体观”化作班级治理智慧。他们懂得:50名学子要同心同德才可塑魂。当获得太极拳一等奖奖状与零挂科成绩单时,这曲“仁心为谱、银针作弦”的青春乐章,已然奏响立德树人的最强音。

集体风采

这张照片拍摄于第四届“岐黄杯”太极拳比赛现场,同学们身着色调统一的服装,身姿如松,随着音乐的响起,班级动作整齐划一、柔和刚劲,展现了师承班的精神面貌。

这张照片拍摄于暑假在医院见习的场景,虽然同学们不在同一医院,但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医院,同学们收获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拔火罐、艾灸、推拿等实操技能都越来越熟练,书写跟师手册,记录的宝贵经验都是师承班不可磨灭的色彩。

下一条:2025年重庆市学生先进评选活动拟推荐名单的公示

关闭

版权所有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渝ICP备11007800-1号 渝ICP备11007800-2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345号

联系方式:61969012(党政办)61969001(招生办)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