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支持下,由人民网主办、人民健康承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学术支持的首届人民健康大会暨2021健康中国行动创新实践案例总结大会在京举行。
由国务院推动成立并由国家卫健委直属管理的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对本次大会进行了专项支持,大会还围绕“健康中国专项行动”,评选出了符合“健康中国2030”目标方向的最佳实践案例。学校《健康课堂、校内实践、社会服务,用志愿服务助力全民健康》,从全国各地各单位的357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2021健康中国行动创新实践(多元融合)优秀案例”。
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深耕细作笃行致远
健康教育是疾病预防最好的疫苗,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作为医药类示范学校和国家首批“双高”建设学校,对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持续用力,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谋划和大力推动。学校从2012年至今,历时近10年探索实践,形成了深厚的健康教育传统和鲜明的健康志愿服务特色。学校秉承“健康育人,育健康人”的理念,把培育学生树牢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品格作为着力点,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健康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全力推进“健康课堂、校内实践、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育人机制,用志愿服务助力全民健康。
一是开设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门必修课,运用慕课、微课堂、微视频等形式,开展双线混合式教学。健康课堂覆盖率达10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课程全国选课学校累计达55所,选课学生近3.62万人次。二是采用同伴教育和群体互动参与式学习形式,结合德智体美劳教育,系统规划“知识拓展、行为养成、技能展示”三大类校内实践项目,开展“知识竞赛、微课比赛、体育竞赛、劳动比赛”四赛和“行为训练、心理训练、急救训练、体育训练、劳动锻炼”五练教育实践活动。三是重点打造健康科普服务队、创伤急救服务队、禁毒防艾宣讲团等12支学生志愿者团队,创作相声、快板、小品等宣教节目,深入到高校、中小学、社区、偏远山区,开展“一次调研,一次宣讲,一次路演,一次义诊,一次竞赛”五个一健康促进专项行动。
接受过系统健康教育的学生成为健康科普志愿者,奔赴到市内外15个省份、152个学校、311个村镇、206个社区,6个国家级贫困县及重庆深度贫困乡镇等地,集中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活动,受益群众100万余人,形成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星火燎原之势,为人人终身健康、建成健康中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扎根大地办好教育 守正创新行则将至
学校的健康教育已经深入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的骨髓。学生牢固树立了“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和“为国家而健康”的理念,健康知识知晓率95.6%,健康行为养成率87.5%,在接受三年健康教育后健康素养水平平均增长41.75%。自2012年以来,全校无一例学生涉毒、感染艾滋病、感染结核病,非意愿妊娠、流产人数明显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率逐年平均下降11.4%。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医学人文素养也不断提升,自觉履行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校师生积极加入到抗疫志愿者行动中,唐皓天同学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培养具有健康素养和健康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举。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理,推进以健康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更好的服务健康中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