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智博,男,辽宁省鞍山市人,2022级临床医学3班学生,共青团员,现任班长、实习组长等职务,自入学以来,他始终以“医者仁心”为信念,刻苦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0小时,展现了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此外积极参与各类比赛,获得各类荣誉20余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2项。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宝贵精神。
刘承智博同学自入学以来,始终以“医者仁心”为信念,刻苦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展现了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共20余项。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0小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一、三折其肱,初心不改
“三折其肱,方为良医。”这是刘承智博的座右铭,也是他医学生涯的真实写照。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医生的他,高考后毅然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进入大学后,他深知医学之路漫长而艰辛,但他始终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激励自己。他每天清晨六点起床,背诵医学知识,晚上自习至深夜,钻研疑难病例。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医学知识点和临床案例,同学们常笑称他的笔记是“医学百科全书”。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让他在大二学年取得了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并获得了校级一等奖学金。
二、奉献为荣,志愿同行
作为一名医学生,刘承智博深知医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责任的担当。他积极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曾多次前往社区开展义诊活动,为居民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等服务。在一次社区义诊中,他遇到一位独居老人,因行动不便长期未就医。刘承智博主动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并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安排后续治疗。老人感动地说:“感谢你,好孩子,我儿子在外地打工,看到你我想起了我儿子。”此外,他还利用暑假时间前往偏远山区,为当地村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学生的社会责任。
三、诚信友善,团结共进
作为班长,刘承智博始终以“诚信友善”为准则,关心同学,团结班级。他经常组织班级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在一次班级活动中,他发现一位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情绪低落,便主动与其谈心,并帮助其申请了学校的助学金。他还组织班级同学成立了“学习互助小组”,帮助成绩落后的同学提高学习效率。在他的带领下,班级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四、目标明确,自我超越
刘承智博始终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为目标,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他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还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在实习期间,他跟随带教老师认真负责地执行每一项临床操作,每一场手术,截至目前,他已完成百余次临床操作,数十余场手术,其中他连续完成过11场手术,持续跟随带教老师工作了16个小时。尽管实习过程充满挑战,但他从不轻言放弃,常常在学习室读书至深夜。最终,他成功在实习医院拿到了临床技能操作比赛的一等奖。他说:“医学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学科,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辅导员点评:刘承智博的大学时光充满了奋斗与奉献,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不仅激励着身边的同学,也为更多人树立了榜样。正如他常说的那样:“医路漫漫,唯有初心不改,方能不负青春。”未来,他将继续以医者仁心的信念,砥砺前行,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